清朝乾隆年间,安徽桐城涌现出了一位令人瞩目的人物——方观承。他的独特之处到底在哪里呢?原来,这个曾是流落街头的罪臣之子,凭借过人的才华和努力,不仅得到了一位王爷的赏识与提拔,最终更是步入了仕途,成了高官一品大员!
很多人听到这个故事后无不心生羡慕,常会想:如果自己也能有这样的机遇该多好!然而,方观承的成功并非偶然,而是他凭借非凡的才能与坚韧的努力走出来的道路。若没有过人的能力与智慧,其他人也很难享受到同样的待遇。
方观承出生在康熙三十七年,家住安徽桐城。他的家族背景可谓显赫一时。方家不仅是当地的名门望族,而且自高祖父、曾祖父起就有许多成员投身仕途,且取得了不小的成就。方观承的祖父和父亲更是大官,方观承从小便是“含着金钥匙”出生的。
展开剩余87%大家可能都熟悉《红楼梦》中的贾宝玉,方观承的童年生活与贾宝玉有些相似。他被家人宠爱得如同宝贝,享受着衣食无忧、有人伺候的优渥生活。方观承的日常任务便是读书和学习,目标是将来能继承家族的荣耀,且他在学业上也非常出色,家族长辈对他的期望极高。
然而,方观承的命运并未如同《红楼梦》中的贾宝玉般一帆风顺,13岁时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改变了这一切。
这场灾难源于《南山集》案,涉及了反清复明的言论,方家因此被牵连。虽然案件的焦点是方观承的高祖父和曾祖父,但最终惩罚却落在了他的父亲和祖父身上。两人被发配至黑龙江。
当时年幼的方观承和哥哥方观永得以免受流放之苦,但家庭的支柱一夜间全都倒塌,方家也从显赫的高门大户变成了名副其实的破落之家。两兄弟失去了所有依靠,瞬间成了无依无靠的孤儿。
方观承的命运急转直下,从之前的富贵生活跌入了贫困的深渊,再也无法享受宽敞明亮的府邸,生活变得异常艰难。他和哥哥只能在南京的清凉寺里寄居,吃住条件极为简陋。
在寺庙里的日子并不好过,虽然寺庙里的人心地善良,收留了这对兄弟,但他们不能单靠吃斋念佛为生,于是方观承与哥哥一起设法谋生。他们曾给寺庙里的和尚们跑腿、帮忙,换取一点口粮;也曾跑到集市上为不识字的人写字,赚取一些微薄的收入。然而这些努力,依然无法满足他们日常的生活所需。
尽管生活如此困苦,方观承从未放弃追求知识的心。他借着一切机会学习新知识,也积极结交有识之士,为未来积累经验与资源。
终于,机会来临了。方观承的书法天赋引起了一位街坊的注意。这位街坊是当地的张屠户,他请方观承写了一副对联:“刀利宰肥猪,年丰多喜庆;墨浓书福字,春暖添吉祥。”这副对联的字迹苍劲有力,文采飞扬,寓意吉祥如意。
正巧当时的平郡王福彭经过南京,看到这副对联后,立刻被深深吸引。福彭不仅是清朝八大铁帽子王之一,且与乾隆皇帝关系深厚,是皇帝的伴读。
福彭非常热爱书法,看到方观承的作品后,立即决定要打听这位书法家的身份。得知作者是方观承后,福彭不禁亲自登门拜访。见到方观承后,他被他的才华和气质深深折服,立刻邀请他成为自己的幕僚。
方观承欣然接受了这份邀请,凭借自己出色的才学与智慧,在福彭府中逐渐崭露头角。无论是日常事务,还是为福彭出谋划策,方观承的表现都非常出色,深得福彭的喜爱和信任。
然而,福彭并没有让方观承的才华仅限于府邸之中。雍正十一年,方观承随福彭一同出征准噶尔。虽然出身文人,但方观承在战场上展现了非凡的军事才能,为平定叛乱立下赫赫战功。战后,雍正帝召见了他,并赐予他七品内阁中书的职位,这标志着方观承正式踏上了仕途。
在雍正和乾隆两位皇帝的宠信下,方观承的仕途之路可以说是飞黄腾达。接连担任了内阁学士、六部侍郎等重要职位,最终在乾隆十四年被任命为直隶总督。
这一职位的任命令所有人为之震惊,因为方观承不仅迅速崭露头角,而且在直隶总督这一位置上一坐竟整整20年,可见他得到了乾隆皇帝极高的信任。
但方观承能长期担任直隶总督的原因,绝非仅仅因为皇帝的宠爱,更因为他展现出了卓越的治理能力和领导才能。他致力于发展直隶地区的农业和经济,开垦海塘、治理水利,建义仓、放粮赈济,民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,百姓也因此深深感激他。
尤其在乾隆十八年,方观承亲自主持了顺义县泄水渠道的修建工程。此项工程不仅解决了当地的水患问题,还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充足的水源。乾隆皇帝对这一贡献极为赞赏,特命将这条渠道命名为“方氏渠”,并且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唯一一条以姓氏命名的河流。
方观承的后半生,不仅政绩显赫,更以清廉自守而著称。他始终保持警醒、谨慎的态度,深知权力的危险与双刃剑特性,始终秉持公正,不偏不倚,深受百姓爱戴。他在政务上的清廉、公正,为后人树立了良好的榜样。
此外,方观承深知文化和教育的重要性,他非常注重对子孙的教育,使得他的后代都才学出众、品德高尚。尤其值得一提的是,方观承的儿子和侄子都在他的熏陶下,分别官至直隶总督,形成了“一门三督”的盛况,令人赞叹。
回顾方观承的一生,我们不仅为他的顽强毅力和卓越成就所折服,也看到一个时代的缩影。在那个封建社会,像方观承这样凭借才华和努力改变命运的人并不多见,大多数人都生活在社会底层,饱受贫困与压迫。
方观承的成功,除了他个人的努力和才华,更得益于清朝相对稳定的政治环境以及对人才的渴求。这为有志之士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。
当然,方观承的成功并非一蹴而就,他也曾遭遇过挫折和失败,但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,最终凭借自己的实力和不懈努力证明了自己的价值,赢得了他人尊敬。
方观承的故事告诉我们:机会总是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。即使出身贫寒,只要有决心与毅力,依然可以通过不懈的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。
发布于:天津市景盛配资-炒股配资公司-配资平台网站-炒股票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